
就在刚刚:美国“大而美法案”最终砍向新能源!
根据美国国会的最新动态,特朗普的“大而美法案”(Big, Beautiful Bill)已进入最后阶段,正式提交总统签署,或将在未来几天内成为法律。
*除非特朗普最后一刻拒绝签署(可能性极低)
7月4日众议院亦以218票对214票予以通过,标志着该法案正式进入法律程序。
重创新能源行业
“大而美法案”在能源政策方面亦作出重大调整,直接废除了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nflation Reduction Act, 2022)中多个与绿色能源相关的税收激励措施。这些变动将对美国新能源行业及消费者行为产生深远影响,具体包括:
取消对新旧电动车的购置税收抵免;
终止家庭电动车充电设备、隔热材料与高效供暖制冷系统的税收减免;
废除“温室气体减排基金”(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Fund),该基金曾为多个环保非营利组织提供融资支持,用于社区减排项目。值得注意的是,已签署的相关合同与拨款将在过渡期内继续履行,暂不受影响。
在户用光伏储能方面
在拜登政府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RA)实施期间:美国家用光伏和储能系统享受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。其中最关键的是30%的联邦投资税收抵免(ITC),适用于屋顶光伏和独立储能系统,还可叠加州和地方补贴(如加州SGIP),推动了户用光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
然而,特朗普推动的“大而美法案”明确废除了《通胀削减法案》中针对居民端的抵免条款(25D),不仅取消了屋顶光伏的30%税收抵免,也终止了对独立储能设备的支持。这将直接导致典型家庭系统成本上升数千至上万美元,显著削弱项目经济性,延长投资回收周期,尤其对中低收入家庭打击更大。同时,户用储能设备销量预期下滑,不利于电网的灵活性调节与峰谷电价套利。
面对联邦支持的撤销,已有部分州开始讨论通过州级税收抵免或现金返还等方式“填补空缺”,但由于大多数州预算有限,这些地方性政策在规模和力度上难以与联邦补贴相比。
此项立法释放出明确信号:美国政府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正出现系统性退潮。新能源企业在未来发展路径、产能布局和市场推广方面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。新能源行业的长期投资回报预期可能下调,尤其是电动车产业链、家用能源设备和绿色建筑相关企业,资本市场反应或将承压。
本次“大而美法案”标志着美国联邦层面对新能源政策支持的重大转折,尤其是针对消费端与社区层面清洁能源普及的逆转。短期内,这将导致绿色消费成本上升、市场增长减缓,并可能影响美国2030年气候目标的实现进程。这一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、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,被一些人士批评“劫贫济富”、将美国进一步推上财政不可持续道路。